2024/11/24 08:59 |
[PR] |
2007/04/19 07:12 |
何謂唱歌 |
作者: byur (沒有那種事) 看板: KTV
標題: [分享] 何謂唱歌--序 (改)
時間: Fri Feb 9 13:01:27 2007
請勿修改文章 轉載註明出處以及作者
==========================
對我來說算是複習 也有點再學習的意味(笑
這系列文章可以當作導入 跟 概論來參考~
人生來有一個發聲的系統
我們用它來哭喊 呼救 呻吟 大笑 說話
更重要的是
我們用它來唱歌
為什麼我把唱歌和以上的各種行為分開來
因為歌唱是自然與生俱來的發聲行為
用到的肌肉也更全面多樣
更比說話溝通來的更高層次
歌唱是綜合音樂進行的
但是早在音樂被定義之前
生物就開始歌唱
所以歌唱是最深奧也最先進的一種語言
歌唱的歷史研發至今
我們會配合其他的樂器或是依循大眾的規則來唱歌
這樣雖然是一種限制
但是為了唱出樂音
我們必須在唱的時候一邊聽一邊思考
而做出相對應音樂所需的音色音高以及節拍
也就是把自己當作是一個樂器
一個好的歌者了解自己的發聲系統
等同於一個音樂家花時間去熟悉自己的樂器一樣
我們必須了解自己的構造
才能夠使用不同的技巧來發出自己所需要的聲音
--以上說明了歌唱綜合了運動和邏輯思考
也可以說是綜合所有發聲行為的一種需要思考想像的細密運動
作者: byur (沒有那種事) 看板: KTV
標題: [分享] 何謂唱歌 基礎發聲理論 (改)
時間: Fri Feb 9 13:22:42 2007
前篇我有提到發聲系統這個名詞
為什麼要叫做"系統"呢?
因為發聲不只是聲帶的作用而已
聲帶只是發聲的主要器官
和吉他或是小提琴一樣
人聲除了發出震動之外同樣有"動力""共鳴"的需求
可以把這發聲想像成是
手去彈撥樂器 -> 動力帶動震動
弦震動 -> 震動的主要部份
樂器音箱 -> 共鳴以修飾音色
如此才能做出不同音色以及強弱的區別
而人體器官同時兼具了這三種需求
發聲的行為是"發聲器官""動力系統""共鳴空腔"三者互相交互作用而成的
先來談談大家最常練習的,同時也是最常被談論的"動力系統"
在這所指的動力系統,我個人的解釋是指提供聲音動力,也就是吐氣的各個器官
為什麼說是提供聲音動力呢?
在這裡先繞回聲帶和動力系統之間的關係
聲帶是兩條平行的肌肉,平時我們呼吸時是分開的
而發出聲音時是閉合或是靠近的
如圖 http://www.stu1.ntou.edu.tw/~chorus/soundcord.jpg
我們可以想像聲帶的振動
就像是在兩片嘴唇閉合的時候用力吹氣所造成的"撲撲"聲
也可以說空氣突破和吹動聲帶讓他快速的開啟閉合
同時震動空氣來發出音波
動力系統裡面分成兩大肌肉群
一個是少動關節的胸骨以及肩膀
另一個是橫隔膜
現在幫大家複習一下生物(或是說健康教育)
人類呼吸的方式被稱為是負壓式呼吸
也就是肌肉用力將肺的體積稱大(胸骨上揚 橫隔下沉)
使得肺腔之中的壓力小於外界
而讓空氣流入肺中 如下圖
http://www.stu1.ntou.edu.tw/~chorus/kokyu5.gif
唱歌時我們需要好的動力系統
就像一臺車需要好的引擎一樣
而什麼叫做好的動力系統呢
就是能夠做到"穩定的細微操作 強而有力 以及大容量!"
除了某些先天上的差異 例如人種 性別 遺傳因素...等之外
只要經過適當以及正確的練習
幾乎每個人都可以在唱歌時擁有差不多水準的動力系統
也就是正確的呼吸方式--腹式呼吸
腹式呼吸有很多其他的名字 例如丹田 吸入腹部
甚至比較虛幻的"用腹部唱歌"這種說法
腹式呼吸顧名思義就是將空氣吸入腹部
但是其實就剛剛看過的解剖圖
我們可以知道空氣其實只是進入了橫隔下移所造成的空間而已
並不是吸入了腹部(也就是還在肺裡面的意思)
只是橫隔下移的時候會把腹腔裡的內臟和肥肉肌肉推開
讓肚子看起來鼓鼓的,所以給了大家一個是吸到腹腔裡的錯覺
看到這裡可能會有一點疑問
為什麼要捨棄胸骨而已橫膈膜來當作呼吸的動力主體呢?
這是因為剛剛上面提到的幾點
"穩定的細微操作 強而有力 以及大容量!"
空氣吸到橫隔所造成的空間之後
會壓迫到腹部的肌肉
然後我們可以用橫隔和腹肌背肌的拮抗
來控制氣流到聲門的量以及速度
由於用到的肌肉比較多
而且是互相拮抗的
所以只要了解自己的肌肉強度再抓到拮抗的感覺,
就可以對吐出的空氣做很細微的操作
當然也可以很穩定
而且由於沒有骨骼的限制,橫膈膜能伸展的幅度大很多
因此滿足了所有發聲系統所需的動力條件!
但是唱歌時只有強大的動力系統是不夠的
若是只增加吐氣量來唱而放鬆聲帶
聲音會有呼氣聲
我們可以想成是氣流太強把聲帶吹開了
所以再使用真音的時候
(這裡所提的真音是聲帶緊閉 如講話地發聲法的聲音)
吐氣量增加時勢必也使聲帶要更用力的緊閉
使振幅加劇
振幅加劇給聲帶造成的負擔會很大,很容易讓聲帶紅腫
不易發出震動,有就是我們常常發生的"啞嗓"或是"倒嗓"
這時候聲帶的使用法就有被討論的必要了
作者: byur (沒有那種事) 看板: KTV
標題: 何謂唱歌 基礎發聲理論-聲帶的使用法
時間: Fri Feb 9 13:43:26 2007
前文之中有提到一張聲帶的圖片
http://www.stu1.ntou.edu.tw/~chorus/soundcord.jpg
現在開始就請各位從這張圖片來想像
雖然每個都有基本構造上的不同
但是大觀念還是相同的
聲帶的閉合會造成不同的音色
可以用中低高頻的觀念來想像
緊閉時中高頻會偏多
也就是會發出比較實在的聲音
由於兩片肌肉閉合的力道大
所以需要更強力的氣流去突破
發出的音量也比較大,但是對聲帶的傷害也就更大
放鬆時低頻會變多,所花費的空氣會變多
聲音會偏向小聲,對聲帶的傷害小
當我們放鬆到某個程度的時候就會轉到假音
可以看作是聲帶的兩片肌肉並不是互相磨合來發出真音
而是有一小段距離的平行震動
震動的時候稍微有互相碰觸
由於聲帶閉合分開一個小縫,所以空氣需要的量就更多了
破音也算是假音的一種
當聲帶閉合以及突破超過肌肉負荷的時候
為了保護自己,身體會讓聲帶自動分開
這一瞬間就是轉成假音,也可以說是破音的一瞬間了
真假音都可以藉由共鳴來修飾音質
真音在於個人本身聲帶的音色和先天限制
也就是說你能夠用原本天生的音色唱到的音高幾乎都是確定的了
但是假音就比較有趣了
只要共鳴腔轉換得當
挑戰高音用類似假音的發聲法來唱,是幾乎人人都可以練到的
但是這個部份需要很長時間的練習才可以走到這步
否則畫虎不成反類犬 (杜部長:侯~~用成語 扣分!!)
可是會養成不好的習慣
--
這裡先不講練習法
建議找老師當面一對一教學
作者: byur (沒有那種事) 看板: KTV
標題: 何謂唱歌 基礎發聲理論-共鳴腔與結語
時間: Fri Feb 9 13:51:59 2007
於是接下來是第二常被討論的"共鳴"
共鳴影響音色以及音量
而使用共鳴的訣竅就是把聲音或是震動帶到身體的空腔讓他共震
再把被共鳴腔修飾以及增幅的聲音從口發出
所以共鳴腔需要找到身體的空腔
並且想辦法把他撐開再把聲音帶進去
例如咽喉 鼻腔前後段 胸腔 頭腔
但是由於空腔都是在體內所以想像力和細微的體察力是很重要的
在這裡講一個個人的觀感
就是頭腔共鳴的迷思
很多人在練習時會想要使用頭腔共鳴
但頭腔裡的空間很難想像 也不好去感受
所以在大家的觀念中 都把頭腔共鳴神話了
好像會頭腔共鳴就很厲害
其實頭腔共鳴在動力不足 也就是唱法不屬於需要大音量時
是很難造成明顯功用的
頂多可以修飾聲音讓他稍微更輕亮
並不是說要震的頭皮發麻才叫做頭腔共鳴
而要在共鳴腔之間轉換 頭腔也屬於比較麻煩 不好收發自如的一部份
至少在拿MIC唱歌的時代
這部份是很少有實際用途的
共鳴就像喇叭的音箱
只要找出對的共鳴點
音色就會不同
可是身體有非常非常多的空腔
像是鼻腔的音色屬於比較明亮細薄
胸腔的就屬於厚實
其他像是口腔鼻腔的效果就比較因人而異
配合呼吸我們也能綜合兩種以上的共鳴腔
這也就是為什麼唱腔能如此多樣的原因
一班人追求的明亮聲音基本上是來自於鼻腔後端以及舌根上方
這裡有一塊肌肉叫做軟口蓋
如果生物或是健教的課程內容還記得的話
這塊肌肉是用來分隔呼吸和吞嚥的
但是我們唱歌的時候可以把這塊肌肉緊縮
造出一個在鼻後的空間,這是最直接而且有效的共鳴點
當然這是可以練習的
但是我還是不提練習法
因為要是沒有詳細講清楚,練歪了可是一件嚴重的事情
以上大略的說明了發聲的基礎理論
只要能夠綜合"發聲器官""動力系統""共鳴空腔"
就能掌握流行歌基本的發音方式
在聽到不同歌手的表演時先用這三點去分析
很容易就能想像和臨摹了
當然還有咬字習慣 舌頭的位置 音準以及情感等比較細部的技巧
但是那對發聲的本質影響就沒有以上三點來的大了
想像對歌唱是很重要的,可以說是基本功之一
所以對發聲系統的了解,是把歌唱好的第一步
--
拖了很久,只增加了聲帶的部份
練習篇等研究所考完再生吧
- トラックバックURLはこちら